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,是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的代际传承,要让他们安全、阳光、健康地成长。时代在发展,安全威胁也在发生变化,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敢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努力给他们正面的教育,而不是让其从经历中接受教训。
近年来,中小学生安全受到家庭、校园、政府等方方面面的重视,他们得到了越来越悉心的呵护。但媒体曝光出的一些案例也说明,自然灾害、交通事故、校园欺凌、电信欺诈等新旧因素隐藏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。我们应当看到,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不可轻视,不仅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,威胁到他们的健康和生命,甚至会给中小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塑造带来负面作用。
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,一些新的危险因素正在成为各地中小学生成长中的困扰。例如,前段时间出现的因沉迷手游花掉父母积蓄的现象;又如,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率较高、安全环境堪忧等。这就需要我们对安全教育有新的认识:中小学生可能面对的危险已经不单单是意外事故,中小学生需要的安全教育可能不仅仅只是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。
安全教育的意义在于“见之于未萌,识之于未发”,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。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,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必须得到纠正,切不可麻痹大意、敷衍了事。同时,在教育内容、方式上不能因循守旧,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追求安全教育的实效。特别是一些新出现的安全威胁,社会各方力量都应该以敢于担当的精神主动介入、及早干预。要知道,中小学生本不应承受太多的生命之重,把“补牢”的工作做在“亡羊”之前,能避免的不只是安全方面的损失。
|